唐汉中医药网 首页 > 辩证施治> 正文

警惕化疗药物的肾毒性

2013年06月16日 10:37
字号:T|T

  肾脏能生成尿液,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、毒物,同时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,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、保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作用。由于不少化疗药物是经过肾脏进行排泄的,因此,肾脏很容易受到抗肿瘤药物的损害。

    随着医学的进步,化疗药物的品种也越来越多,但是与此同时,关于化疗导致肾脏毒性的报道也逐渐增多。抗肿瘤药对肾脏的损害有两种机制:(1)直接肾毒性作用:(2)引起肿瘤细胞急剧破坏,导致肿瘤溶解综合征。抗肿瘤药物可导致患者出现肾小管功能障碍、肾内梗阻、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、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等,轻者出现尿频、排尿困难,严重者甚至出现不可逆的肾功能衰竭。下面介绍临床常见的可能导致肾脏毒性的药物,以引起广大患者的注意。

    烷化剂环磷酰胺 和异环磷 酰胺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和膀胱慢性纤维化,患者首先表现为尿频、排尿困难等尿道刺激症状,继而约有7%-53%的患者可出现镜下血尿,0.6%-15%的患者出现肉眼血尿。

  抗代谢药甲氨蝶呤容易在尿中形成结晶后,并沉淀于远端肾单位,堵塞肾小管、肾盂,引起肾内梗阻或结晶体性肾病变,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。甲氨蝶呤在常规剂量(70毫克/平方米)使用时,一般不引起肾毒性。大剂量甲氨蝶呤(>200毫克/平方米)是某些类型的白血病和淋巴瘤的一线治疗方案之一,但大剂量甲氨蝶呤导致肾损害发生率为2.5%,且老年患者因肾功能减退,更易发生肾毒性。

    抗肿瘤抗生素在抗肿瘤类抗生素中,丝裂霉素导致肾毒性发生的可能性最大,约4%-6%。丝裂霉素肾毒性的发生与免疫复合物形成,及其对血管上皮的直接损伤有关。在产生肾毒性的同时,患者往往伴有微血管病变性溶血性贫血,这一综合征被称之为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,患者表现为血中肌酐升高、血尿、尿蛋白及贫血。

  铂类化合物铂类化合物有很多,包含顺铂、卡铂、奥沙利铂、奈达铂等。其中,顺铂的毒性最大,卡铂肾毒性较小,奥沙利铂几乎不引起肾毒性。顺铂所致的肾毒性的特征为肾小管间质损伤,血清肌酐水平升高,临床表现为多尿、尿酸化功能障碍等,用药后24小时即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,第3—7天变性坏死较为明显,第10-14天恢复。

网友评论:

已有0条评论,共0人参与,点击查看
登录 (请登录发言,并遵守相关规定)

企业服务

推广信息

商务合作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广告服务 | 诚聘英才 | 意见反馈 | 友情链接 | 网站地图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Copyright © 1999-2009 TH55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
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